7月20日下午,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召開,國務委員郭聲琨在會上傳達了習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強批示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出席會議并講話,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形勢,部署下半年安全生產工作。國務委員王勇主持會議。
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,對加強安全生產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,一絲一毫不能放松,要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精神抓好安全生產工作,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想問題,把重大風險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,守土有責,敢于擔當,完善體制,嚴格監管,讓人民群眾安心放心。
習近平指出,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觀念,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,堅持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紅線。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項目、每一個環節都要以安全為前提,不能有絲毫疏漏。要嚴格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,切實做到失職追責。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安全生產整體工作的“牛鼻子”來抓,在煤礦、?;?、道路運輸等方面抓緊規劃實施一批生命防護工程,積極研發應用一批先進安防技術,切實提高安全發展水平。
習近平強調,要加快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,強化安全監管部門綜合監管責任,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、地方黨委和政府屬地管理責任,加強基層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建設,制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,督促落實到位。要發揮各級安委會指導協調、監督檢查、巡查考核的作用,形成上下合力,齊抓共管。要改革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制,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現場救援實效。要完善各類開發區、工業園區、港區、風景區等功能區安全監管體制,嚴格落實安全管理措施。要完善安全生產許可制度,嚴把安全準入關。要健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,統籌做好涉及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。
習近平強調,要加強城市運行管理,增強安全風險意識,加強源頭治理。要加強城鄉安全風險辨識,全面開展城市風險點、危險源的普查,防止認不清、想不到、管不到等問題的發生。
習近平指出,目前正值主汛期,一些地區出現了嚴重洪澇災害,這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守土有責、履職盡責,做好防汛抗洪搶險各項工作,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,今年以來,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,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,但重特大事故多發勢頭仍未得到有效遏制,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和損失令人痛心,也暴露出安全生產相關領域的工作仍存在諸多不足與隱患。各地區、各部門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訓,堅持生命安全至上、人民利益至上,堅持安全發展理念,堅持依法治安、源頭防范、系統治理,切實加強安全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,切實加大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力度,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、強化工作考核,依法嚴懲違法違規和失職瀆職行為。加快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,進一步深化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。當前,要特別重視做好極端天氣和重大災害預警預報、檢查督查和應急處置工作,強化各項安全防范措施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,切實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承諾落到實處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出席會議并講話。他指出,各地區、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按照國務院要求,扎實做好汛期和下半年安全生產重點工作。要高度警惕汛期災害性天氣帶來的威脅,突出礦山、尾礦庫、?;?、建筑施工、交通運輸、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和易受災害影響的重點部位,對汛期安全防范工作進行再檢查再落實,確保災害監測預警及時、風險隱患治理管控到位、應急處置和保障有力。要在總結鞏固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基礎上,保持工作連續性、增強工作預見性和實效性,繼續緊緊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這個重點不放松,積極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創新、依法治安、專項治理等重點工作,全力維護安全生產形勢的總體穩定,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。
會議要求,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、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堅持人民利益至上,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,切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、部門監管責任、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三個責任體系,狠抓改革創新、依法治理、基礎建設、專項整治四項重點工作,努力實現事故總量繼續下降、死亡人數繼續減少、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得到遏制三項任務,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。
會議強調,要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,完善落實“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、齊抓共管”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。要加強安全生產法治建設,強化基層監管執法力量,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。要繼續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,抓好煤礦治本攻堅和整頓關閉,打好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攻堅戰。要夯實安全基礎,繼續開展企業標準化建設,強化安全教育培訓,提升科技和資金保障能力。要繼續深化安全生產改革創新,健全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,創新監管方式方法,完善應急救援體系,提高政府管理服務水平。